成語(Idiom):買上告下
發音(Pronunciation):mǎi shàng gào xi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買賣雙方或雇主與雇員之間,買方或雇主先行詐騙、欺壓對方,而被對方告發、控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買上告下”源自古代商賈交易中的詐騙行為。在交易過程中,買家或雇主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可能采取欺騙、欺壓的手段,而被對方揭發、告發。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欺詐者最終被受害者揭露的情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欺騙、欺壓行為被揭發后的情景。也可用于形容雙方的關系由原本的買賣或雇傭關系發展為對抗關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買上告下”最早出現在明代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中的一則故事。故事中,一個商人為了獲得更大的利潤,采取欺騙手段購買了一批質量不合格的商品。被他欺騙的對方最終揭發了他的行為,并將他告上法庭。這個故事揭示了欺詐行為將會受到懲罰的道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為“買”,謂語為“告下”,表示買方或雇主先行欺騙、欺壓對方,而被對方告發、控告。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善良正直的人,從不會買上告下。
2. 這家公司因為買上告下的行為,聲譽受到了極大的損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這個成語的意思與欺詐行為被揭發的情景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人在買東西時欺騙了對方,結果被對方告發的情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成語的使用場景,例如使用這個成語來描繪商業交易中的不誠信行為,或者用于諷刺社會中的欺騙行為。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之間的友誼就像買上告下,互相欺騙。
2. 初中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買上告下,要誠實待人。
3. 高中生:政府應該加強對商家的監管,防止出現買上告下的現象。
4. 大學生:在商業交易中,誠信至關重要,不要買上告下,損害自己的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