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踵
成語(Idiom):疊踵
發音(Pronunciation):dié zhǒ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眾多,接連不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疊踵是指人或事物排列得非常密集,一個接一個地連續出現。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人多或事物多,接連不斷地出現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疊踵多用于形容人群擁擠、排隊等場景。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連續不斷地出現或發生,表示數量龐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東游,至河南,山東人多疊踵。”意思是秦始皇東巡至河南時,山東的人民非常多,人群擁擠,接連不斷。這個故事中的“疊踵”形象地表達了人群密集的情景,后來成為了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疊踵是一個形容詞+動詞的結構,其中“疊”表示重疊、重復,“踵”表示腳后跟。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人山人海,人們疊踵而至,觀看了盛大的游行活動。
2. 超市打折的消息一傳開,顧客們紛紛涌入,人潮疊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形象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站在人群中,腳后跟踩在前一個人的腳后跟上,人們排列得密密麻麻,形成一片密集的人海,這樣就可以記住疊踵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人群擁擠、排隊相關的成語,如“人山人海”、“擠破頭”等,以擴展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今天放學的時候,學校門口人疊踵,大家都在等爸爸媽媽來接。
2. 初中生(14歲):去年暑假,我去了一個非常熱鬧的旅游景點,人們疊踵排隊買門票。
3. 高中生(17歲):參加高考的時候,考場門口人山人海,考生們疊踵而至,都希望能考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