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乂
成語(Idiom):懲乂(chéng è)
發(fā)音(Pronunciation):chéng 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懲罰惡行,懲治罪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懲乂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懲”意為懲罰、懲戒,第二個字“乂”意為治理、平定。聯(lián)合起來,懲乂表示通過懲罰來治理罪惡,以平定社會的不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懲乂可以用于描述對違法犯罪行為進行嚴厲的懲罰,以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也可以用于指責某人對不道德行為的縱容或姑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懲乂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左傳·宣公十年》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叫鮑叔牙的人,他在魯國任職時,見到了一位偷盜的官員,但是卻沒有立即懲罰他。后來,官員又犯下了更大的罪行,鮑叔牙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決定對他進行嚴厲的懲罰。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于罪惡行為,應該及時加以懲罰,以免給社會帶來更大的危害。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懲乂是一個動賓結(jié)構(gòu)的成語,由動詞“懲”和動賓短語“乂罪”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犯下了嚴重的錯誤,必須接受懲乂。
2. 懲乂罪犯是維護社會安寧的重要手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懲乂”拆分為“懲”和“乂”兩個字來記憶。懲意為懲罰,乂意為治理,聯(lián)想到通過懲罰來治理罪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懲乂是中國文化中重要的價值觀之一,強調(diào)了對罪惡行為的懲罰和糾正??梢赃M一步學習相關(guān)的成語和故事,如“以毒攻毒”、“殺雞儆猴”等,以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做錯事情要受到懲乂,才能改正錯誤。
2. 初中生:社會上有很多犯罪行為,我們應該加強懲乂力度,提高社會治安水平。
3. 高中生:法律的作用就是對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懲乂,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