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茹
基本解釋
以樹木果實充饑。《后漢書·崔駰傳》:“故士或掩目而潛淵,或盥耳而山棲,或草耕而僅飽,或木茹而長飢。” 宋 汪革 《毗陵張先生哀辭》:“山棲木茹,初無庸兮;鳥獸之羣,烏可同兮。” 宋 程俱 《西安謁陸蒙老大夫戲用蒙老新體作》詩:“當從 元亮 賦言歸,木茹麻衣永投筆。”
成語(Idiom):木茹
發音(Pronunciation):mù r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品格、氣質像木頭一樣遲鈍,缺乏靈活性和敏銳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木茹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主要用來形容人的性格或者智慧的不靈活、遲鈍。比喻人思維缺乏活躍性,反應遲鈍,缺乏靈活性和敏銳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那些思維遲緩、反應遲鈍、缺乏靈活性和敏銳度的人。可以用來批評那些思維僵化、固執己見的人,或者形容某人的智力水平較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古時候有一個名叫茹毛的人,他的思維遲鈍,反應遲緩,而且行動遲緩。因此,人們就用他的名字來形容那些思維遲鈍的人,從而形成了成語“木茹”。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木”和“茹”。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讀了很多書,但思維遲緩,真是個木茹之人。
2. 這個學生雖然用功,但是思維遲鈍,總是慢半拍,真是個木茹的笨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木頭人在行動時遲緩而生硬,思維也是遲鈍的樣子,這樣就可以形象地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思維遲鈍、反應遲緩相關的成語,如木訥、呆若木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在做游戲時總是反應遲鈍,他真是個木茹的小朋友。
2. 小學生:雖然小華學習很用功,但是思維遲緩,老師說他是個木茹的學生。
3. 初中生:那個同學雖然人很老實,但思維遲鈍,總是慢半拍,大家都說他是個木茹之人。
4. 高中生:盡管他成績很好,但是思維遲緩,缺乏靈活性,我們都覺得他是個木茹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