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藤蛇(téng shé)
發音(Pronunciation):téng sh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表面上看起來溫和、柔弱,實際上內心狡猾、狠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藤蛇”由兩個詞組成,藤指的是藤蔓,蛇指的是蛇類動物。藤蔓通常柔軟而有彈性,蛇類動物則具有狡猾和狠毒的特點。因此,“藤蛇”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外表溫和,內心卻狡猾、狠毒的特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那些表面上看起來善良,實際上心機深重、陰險狡詐的人。可以用來警示人們不要被外表所迷惑,要警惕那些表面上似乎無害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淮南子·人間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一條藤蔓和一條蛇共同爬行,藤蔓為了保護自己,將蛇纏住。藤蔓以為蛇會因為自己的保護而感激,結果卻被蛇咬傷了。這個寓言故事告訴人們,有些人表面上看起來溫和,實際上卻是狡猾、狠毒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看起來和善可親,實際上是個藤蛇,小心與他交往。
2. 她表面上溫柔體貼,實際上心思極其陰險,是個藤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藤蔓和蛇的形象,想象一個人外表柔弱,內心狡猾的形象,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藤蛇相關的成語,如“藤蘿繞樹”、“蛇鼠一窩”等,以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雖然看起來很可愛,但我覺得他就像一條藤蛇。
2. 初中生:她平時表現得很友好,但我發現她實際上是個藤蛇。
3. 高中生:這個政治家表面上很和藹可親,但實際上是個藤蛇,不能輕易相信他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