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不入廄
基本解釋
見"馬愿如羊"。
成語(Idiom):馬不入廄
發音(Pronunciation):mǎ bù rù ji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人不愿意安心、不肯安分守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的意思是馬不愿意進入廄舍休息,比喻人不愿意安心、不肯安分守己。它形象地表達了人們做事不安分、不肯安心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不安分、不守規矩的人,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不肯專心致志、不肯踏實工作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古代有一個人養了一匹馬,這匹馬非常不安分,不肯進入廄舍休息。無論主人如何勸誘,馬都不肯入廄。后來,這匹馬因為不安分而受到了傷害,主人才意識到馬不愿意入廄的行為是自己的失職所致。從此,人們用“馬不入廄”來形容不肯安心、不愿安分守己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不+動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學生總是愛玩手機,真是馬不入廄。
2. 他工作不夠專心,總是馬不入廄,所以進步很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匹馬在外面四處奔跑,不愿意進入廄舍,表示一個人不安分、不肯安心。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意思的成語,比如“鳥不入林,魚不入水”、“騎虎難下”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不愿意坐在教室里聽課,真是馬不入廄。
2. 初中生:這個同學總是玩手機不專心聽課,真是馬不入廄。
3. 高中生:他考試前總是不肯安心復習,真是馬不入廄。
4. 大學生:這位同學總是追求刺激,不愿意安心學習,真是馬不入廄。
5. 成年人:他工作中總是不肯專心致志,經常被老板批評,真是馬不入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