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壇
基本解釋
(1).東方的祭壇。《墨子·迎敵祠》:“敵以東方來,迎之東壇,壇高八尺……年八十者八人,主祭青旗。”
(2).謂在東邊設祭壇。《新唐書·禮樂志四》:“ 貞觀 三年, 太宗 將親耕,給事中 孔穎達 議曰:‘《禮》,天子藉田南郊,諸侯東郊。 晉武帝 猶東南,今帝社乃東壇,未合於古。’”
成語(Idiom):東壇(dōng tán)
發音(Pronunciation):dōng t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東壇是一個古代祭祀天地的場所,成語“東壇”比喻一個人的行為高尚,不畏艱險,有膽識和勇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東壇”源自于古代祭祀天地的儀式。東壇是古代祭祀天地的主要場所之一,也是祭祀活動中最重要的地方之一。東壇代表了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精神,因此成語“東壇”形容一個人的行為高尚,不畏艱險,有膽識和勇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成語“東壇”通常用于褒義,形容一個人的行為高尚、勇敢、有膽識。可以用于贊美有勇氣、有擔當的人,或者形容某個人在困難和危險的情況下仍然堅持自己的原則和信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東壇”的故事起源于《史記·淮陰侯列傳》中的一個故事。故事講述了淮陰侯劉邦在戰亂時期,堅守自己的信念,冒著生命危險前去東壇祭祀天地。這個故事形象地展示了劉邦的勇氣和決心,成為了后來形容高尚行為和膽識的成語“東壇”。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東壇”的結構是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東”和“壇”。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困境中依然堅持自己的原則,真是個東壇之士。
2. 面對困難,我們要像東壇一樣,勇往直前,不畏艱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記憶成語“東壇”:
1. 將“東壇”拆分成兩個部分,分別記憶“東”和“壇”的意義,再聯想到東壇的高尚和崇高的象征。
2. 制作一幅圖畫,將東壇的形象和高尚的行為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古代祭祀文化和史記中的其他有趣故事,以豐富你的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像東壇一樣,勇敢地面對困難。
2. 初中生:在考試中,我們應該像東壇一樣,勇往直前,不畏艱難。
3. 高中生:他的行為舉止總是像東壇一樣,高尚而崇高。
4. 大學生:只有像東壇一樣,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