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國
成語(Idiom):貧國(pín guó)
發(fā)音(Pronunciation):pín gu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貧窮的國家,形容國家經(jīng)濟困難、貧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貧國是指國家經(jīng)濟貧困,資源匱乏,人民生活貧困困難的國家。這個成語形容了一個國家貧窮、貧瘠的狀態(tài)。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國家或地區(qū)經(jīng)濟困難,資源匱乏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某個國家在特定領域的貧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貧國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左傳·襄公二十一年》:“貧國乃不可扶,富國乃不可勿救。”這句話意思是說,貧窮的國家是不能不幫助的,富裕的國家是不能不救助的。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貧國成語的含義。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貧國的人民生活困苦,需要國際社會的幫助。
2. 這個地區(qū)資源匱乏,屬于一個貧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貧窮的國家”這個含義進行聯(lián)想,同時可以將“貧國”與“貧窮”這兩個詞進行關聯(lián)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一些貧窮國家的實際情況,以及國際援助的相關政策和措施。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這個貧國的孩子們沒有足夠的食物和衣服。
2. 初中生(13-15歲):貧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滯后,人民生活貧困。
3. 高中生(16-18歲):貧國需要國際援助來改善經(jīng)濟狀況。
4. 大學生及以上:貧國的發(fā)展問題需要全球關注和合作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