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寇
基本解釋
強敵。 晉 孫綽 《太宰郗鑒碑》:“公奮其忠勇,精貫白日,信順為甲胄,大節為城池,故能摧卻兇寇,全身濟功?!薄端螘⒌喇a傳》:“ 道產 自鎮 漢南 ,境接兇寇,政績既著,威懷兼舉。”《宋書·索虜傳》:“進可以厭捍兇寇,覆其巢窟;退可以宣國威武,鎮御舊京。”
成語(Idiom):兇寇 (xiōng kòu)
發音(Pronunciation):xiōng k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兇惡的盜賊或侵略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兇寇指兇惡的盜賊或侵略者,多用來形容敵人或壞人的殘暴和危險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兇寇常用于形容戰亂時期的敵人,也可以用來形容社會上的壞人或惡勢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兇寇這個成語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戰爭時期。在古代,社會動蕩不安,戰亂頻繁,兇惡的盜賊和侵略者經常出沒,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威脅。因此,人們就用兇寇來形容這些惡勢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兇寇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兇”表示兇惡的意思,第二個字“寇”表示盜賊或侵略者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城市正在遭受兇寇的侵襲,我們必須采取措施保護好自己。
2. 那個兇寇被抓獲后,終于給受害者帶來了一絲安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兇惡的盜賊或侵略者在城市中肆虐,給人們帶來了恐懼和危險,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兇寇相關的成語,如兇神惡煞、兇相畢露等,可以幫助擴展對兇寇的理解,并提高詞匯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兇寇正在襲擊我們的家鄉,我們要保護好自己。
2. 初中生(13-15歲):歷史上有很多兇寇,他們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苦難。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社會上有一些兇寇,我們要團結起來,共同對抗他們。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面對兇寇的侵襲,我們不能退縮,要勇敢地與他們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