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tiān jīng dì yì ㄊㄧㄢ ㄐㄧㄥ ㄉㄧˋ ㄧˋ天經地義(天經地義)
◎ 天經地義 tiānjīng-dìyì
(1) [unalterable principle;nature law and earth's way]∶天地間本當如此、不可更改的道理
(2) [a matter of course]∶指理所當然,無可非議的事情
詞語解釋
tiān jīng dì yì ㄊㄧㄢ ㄐㄧㄥ ㄉㄧˋ ㄧˋ天經地義(天經地義)
天地間本當如此、不可更改的道理。語本《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孝經·三才》:“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晉 潘岳 《世祖武皇帝誄》:“永言孝思,天經地義。”《明史·何維柏傳》:“及 居正 ( 張居正 )遭父喪,詔吏部諭留。尚書 張瀚 叩 維柏 , 維柏 曰:‘天經地義,何可廢也。’” 清 譚嗣同 《仁學》十:“俗間婦女,昧於理道,奉腐儒古老之謬説為天經地義。” 浩然 《艷陽天》第九五章:“你要吃飯,就得干活兒!不勞動不得食,這是新社會的章程,也是天經地義的道理。”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天經地義
成語(Idiom):天經地義
發音(Pronunciation):tiān jīng dì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情理所當然、符合自然法則或道德準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天經地義是指符合天地之道、符合人們公認的道德準則的事情。這個成語強調了某種行為或情況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天經地義常用于強調某種行為或情況的正當性和理所當然,表達事情應該按照既定的規則或道德準則進行。可以用于描述法律、道德、習俗等方面的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詩經·小雅·天保》中有句“天保其式,天喪其式”,意思是說天地保護并遵循它們各自的規則。后來,這句話逐漸演變為成語“天經地義”,用來形容符合天地之道、符合人們公認的道德準則的事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天經地義是由三個成語組成的,分別是“天經”、“地義”和“天經地義”。其中,“天經”指的是符合天地之道,“地義”指的是符合人們公認的道德準則。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遵守交通規則是每個公民的責任,這是天經地義的。
2. 保護環境是每個人的義務,這是天經地義的。
3. 為人父母就應該對子女負責,這是天經地義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天經地義”與天地法則、道德準則等相關概念聯系起來記憶。同時,可以通過多讀例句和運用成語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與天地道德相關的其他成語,如“天作之合”、“地久天長”等,來擴大對這一領域的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應該愛護花草樹木,這是天經地義的。
2. 初中生:遵守誠實守信的原則是每個人的責任,這是天經地義的。
3. 高中生:保護環境是每個公民的義務,這是天經地義的。
4. 大學生:為人父母就應該對子女負責,這是天經地義的。
5. 成年人:遵守交通規則是每個駕駛人的責任,這是天經地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