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樞
成語(Idiom):繩樞
發音(Pronunciation):shéng s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事物的關鍵或核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繩樞由兩個詞組成,繩和樞。繩是用來捆綁物體的工具,樞是門的軸心,是門的關鍵部分。繩樞比喻事物的關鍵或核心,表示一個事物的重要性或關鍵在于某一部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繩樞常用于形容一個事物的關鍵或核心部分,可以用來強調某個問題的重要性或關鍵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繩樞這個成語最早出自《莊子·天運》:“故繩之以理,以繩繩之;繩之以權,以繩繩之;繩之以文,以繩繩之;繩之以事,以繩繩之;繩之以誠,以繩繩之。故其繩繩焉。”意思是說,要用道理來約束人們的行為,用權力來約束人們的權益,用文化來約束人們的思想,用事實來約束人們的行動,用誠信來約束人們的行為。這段話中的“繩繩”就是指繩樞,即事物的關鍵或核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繩樞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計劃的繩樞就在于我們能否爭取到合作伙伴的支持。
2. 在這個項目中,市場調研是繩樞,只有準確了解市場需求,才能制定合適的策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繩樞比喻為一根繩子上的關鍵結,通過繩子的拉動來控制整個局勢。可以用繩子和門的形象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門庭若市”、“門可羅雀”等,來擴大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小明是我們班的繩樞,他總是帶領我們做游戲。
2. 小學生:數學是學習的繩樞,只有掌握好數學,才能學好其他科目。
3. 中學生:這篇文章的繩樞在于作者對歷史事件的分析和解讀。
4. 大學生:在這個課題中,實驗數據是研究的繩樞,只有準確的數據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