忤奴
成語(Idiom):忤奴(wǔ nú)
發音(Pronunciation):wǔ n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違背主人或上級的命令,不順從,有時也指不聽勸告,不順從規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忤奴是由“忤”和“奴”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忤”是違背、不順從的意思,“奴”指奴仆、仆人。忤奴表示不順從主人或上級的命令,違背規定或不聽勸告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忤奴一詞常用于形容不聽從命令、違背規定的人或行為。在現代生活中,可以用來指責不服從上級領導、不順從規矩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忤奴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的一段故事。故事中,賈生是屈原的朋友,他對屈原的行為表示不滿,認為他不順從國君的命令,因此賈生寫了一篇文章批評屈原。后來,屈原被放逐,賈生卻被任命為官員,但他卻因為寫了批評屈原的文章而被貶為奴隸。這個故事形成了忤奴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不順從命令、違背規定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忤奴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忤”為動詞,表示違背、不順從;“奴”為名詞,表示奴仆、仆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忤奴了老師的命令,被罰站了一節課。
2. 這個員工總是忤奴上級的指示,工作效率很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忤奴”這個成語與違背、不順從的行為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想。可以想象一個奴仆不順從主人的命令,從而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其他與忤奴相關的成語,如“忤逆”、“不從”等,加深對違背、不順從行為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忤奴了老師的規定,被罰寫作業。
2. 初中生(13-15歲):他忤奴校規,被校長批評了。
3. 高中生(16-18歲):他忤奴了父母的意愿,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專業。
4. 大學生(19-22歲):他忤奴了導師的建議,堅持自己的研究方向。
5. 成年人(23歲以上):他忤奴了公司的決策,被開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