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行將就木
發音(Pronunciation):xíng jiāng jiù m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行將死去,快要進入棺材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人快要死去,垂死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非常虛弱,病重,即將離世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來自于《左傳·襄公十五年》。當時齊國襄公生病,他的大臣們都非常擔心他的病情。有一位大臣叫作晏平仲,他說:“襄公的病情已經到了行將就木的地步。”這個故事就是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行將就木的結構是“行將”和“就木”,其中“行將”表示快要,即將,而“就木”表示進入棺材,死去。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病得很重,看起來行將就木的樣子。
2. 爺爺已經年紀很大了,看起來像是行將就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棺材旁邊,即將進入棺材,表示快要死去的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生死相關的成語,如“生死未卜”、“生死關頭”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生病得很重,看起來像是行將就木。
2. 初中生:那個老人已經年紀很大了,看起來行將就木的樣子。
3. 高中生:在那場車禍中,他受了重傷,行將就木的命運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