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鹍
成語(Idiom):鵬鹍(péng kūn)
發音(Pronunciation):péng k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巨鳥,也形容富有雄心壯志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鵬鹍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一種巨大的鳥類,被形容為能夠展翅遮天蔽日、飛過九萬里的神鳥。成語“鵬鹍”借用了這個形象,用來比喻雄心壯志、志向高遠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有遠大抱負、志向遠大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事物的規模龐大、雄偉壯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逍遙游》中有一段描述鵬鹍的神話故事。傳說中,鵬鹍是一種能夠一飛沖天的神鳥,擁有巨大的翅膀,可以遮天蔽日。這個形象被后人引申為有雄心壯志、志向遠大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詞組成,鵬和鹍。其中,“鵬”指的是巨大的鳥類,用來形容某個事物的規模龐大;“鹍”指的是神話中的一種巨大鳥類,用來比喻雄心壯志的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鵬鹍之士,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
2. 這座建筑真是鵬鹍之作,讓人驚嘆不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鵬鹍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只巨大的鳥展翅遮天蔽日,飛過九萬里的景象,可以幫助記住鵬鹍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神話中的鵬鹍的故事,可以深入了解中國古代神話和文化。同時,也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志士韜略”、“雄心勃勃”等,來擴展自己的詞匯量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長大了要當一只鵬鹍,飛越大山和海洋。
2. 初中生:他是個鵬鹍之士,一定能夠成就一番大事業。
3. 高中生:這座建筑真是鵬鹍之作,令人矚目。
4. 大學生:我希望成為一名鵬鹍,去探索未知的領域和世界。
5. 成年人:他一直追求自己的夢想,是個真正的鵬鹍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