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存續期
發音(Pronunciation):cún xù q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某種事物或現象持續存在的時間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存續期是一個法律經濟術語,用來描述某個事物的存在時間。它常常用于描述合同、保險、債務等方面,表示某個事物的有效期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存續期常用于法律、經濟、金融等領域,用來描述各種合同、保單、債券等的有效期限。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形容某個事物的持續時間。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存續期這個詞語是現代漢語中的一個法律經濟術語,沒有具體的故事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存續期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份保險合同的存續期是一年。
2. 根據合同規定,債務的存續期為三個月。
3. 這份租賃合同的存續期已經過期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存續期與合同、保險、債務等相關的事物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詞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有關法律、經濟、金融方面的詞匯,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存續期這個概念。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簽訂了一個存續期為一年的租房合同。
2. 初中生(13-15歲):我的手機合同存續期還有三個月,我可以考慮換一個新手機了。
3. 高中生(16-18歲):我們學校的圖書館卡的存續期是一年,需要在一年之后重新辦理。
4. 大學生(19-22歲):我申請了一張信用卡,存續期為五年,可以方便我在大學期間的消費。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我購買了一份保險,存續期為十年,保障我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
請注意:以上例句僅供參考,可以根據不同年齡層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