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
基本解釋
[釋義]
(名)附在器物上或飛揚著的細土;用書面語。
[構成]
并列式:塵+埃
[例句]
書上滿是塵埃。(作賓語)塵埃到處飛揚。(作主語)
[同義]
灰塵、塵土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dirt; dust
詳細解釋
◎ 塵埃 chén āi
(1) [dust;dirt] 飛揚的塵土
塵埃傳播病菌
(2) ;比喻污濁的東西
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唐· 杜甫《兵車行》
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蒙世俗之塵埃。
(1).飛揚的灰土。《禮記·曲禮上》:“前有水,則載青旌;前有塵埃,則載鳴鳶。”《莊子·逍遙游》:“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唐 杜甫 《兵車行》:“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 咸陽橋 。” 柔石 《沒有人聽完她底哀訴》:“朔風一陣陣地掃清她身上底塵埃和她胸中底苦痛。”
(2).猶塵俗。《淮南子·俶真訓》:“芒然仿佯於塵埃之外,而消搖於無事之業。”《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濯淖污泥之中,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四游記·鐵拐獨步遇師》:“振衣千仞岡,何必戀塵埃。”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非超越塵埃,解脫人事,或愚屯罔識,惟眾是從者,其能緘口而無言乎?”
(3).指社會的底層。《警世通言·趙春兒重旺曹家莊》:“有一個 梁夫人 ,能於塵埃中識拔 韓世忠 。” 清 鈕琇 《記吳六奇將軍事》:“海內奇杰,非從塵埃中物色,未可得也。”
(4).喻骯臟或骯臟的東西。 巴金 《懷念老舍同志》:“坦率地說,我們誰的心靈中沒有封建的塵埃呢?”
(5).污染,蒙受污穢。 清 周亮工 《皖江與文燈巖》詩:“文章干氣象,姓字不塵埃。”
成語(Idiom):塵埃(chén āi)
發音(Pronunciation):chén ā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非常微小的塵土或灰塵,也用來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塵埃”源自于《詩經·大雅·板》:“瞻彼淇澳,言采其蕨,未見君子,憔悴如也。既見君子,我心則喜,未見君子,憔悴如也。有塵埃落,室庭翳之。”意為瞻望遠方的河灣,采摘蕨菜,不見到君子,心情憔悴。一旦見到君子,心情頓時喜悅,若還未見到君子,心情依然憔悴。有塵埃落在室內和庭院,使其變得昏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強調其微小、不重要或無足輕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塵埃”起源于古代的詩經,通過描述遠方的景色和情感變化,來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成績只是塵埃,無法與你相提并論。
2. 這些爭議只是塵埃,不值得我們過多關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塵埃”與微小、不重要的事物聯系起來,例如塵埃和灰塵一樣微小,強調其微不足道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塵埃”相關的成語,如“塵封”、“塵土飛揚”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打掃了房間,把塵埃都掃掉了。
2. 初中生:這個問題對我來說只是塵埃,不需要太過在意。
3. 高中生:這個項目的失敗只是塵埃,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