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尋弊索瑕
發音(Pronunciation):xún bì suǒ xi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追求完美,苛求細節,尋找毛病和瑕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尋弊索瑕是一個由“尋弊”和“索瑕”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尋弊指尋找錯誤和缺點,索瑕指追求完美,苛求細節。尋弊索瑕形容一個人在對待事物時非常挑剔,追求完美,不放過任何細微的錯誤或瑕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尋弊索瑕常用于形容某人在工作、學習或生活中對細節要求極高,追求完美,不容忍任何錯誤。也可以用來批評某人過于挑剔,過分苛求他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尋弊索瑕最早出自明代朱權的《朱子語類》。朱權是明代朱熹的學生,他在這本書中編纂了許多成語和俗語。尋弊索瑕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朱權對待學習的態度,他追求學問的完美,對待細節非常挑剔,要求自己不放過任何錯誤和瑕疵。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尋弊索瑕是一個動賓短語,其中“尋弊”和“索瑕”都是動詞,表示尋找錯誤和追求完美。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自己的作品要求很高,總是尋弊索瑕,不肯放過任何一個小錯誤。
2. 這位老師非常挑剔,對學生的作業總是尋弊索瑕,要求他們做到完美無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尋弊索瑕”理解為一個人在尋找毛病的過程中,不斷追求完美。可以通過將這個成語與追求完美的形象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完美、細節相關的成語,如“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總是尋弊索瑕,要求我們寫字要端正,不出一點瑕疵。
2. 初中生:這位班長尋弊索瑕,對我們的作業要求非常嚴格,但也幫助我們提高了學習的質量。
3. 高中生:老師評講課時總是尋弊索瑕,對每一個細節都非常挑剔,但這也讓我們更加注重課堂表達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