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觀
成語(Idiom):奇觀(qí guān)
發音(Pronunciation):qí g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罕見、不可思議的景象或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奇觀是由“奇”和“觀”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表示罕見、不可思議的景象或事物。它常常用來形容自然界或人類社會中的非凡景象或令人驚嘆的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奇觀一詞常用于描繪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或特殊事件。它可以用來形容自然界的奇景,比如壯麗的山河、美麗的日出日落、神奇的動物遷徙等。同時,它也可以用來形容人類社會中的非凡事件,比如偉大的科學發現、壯麗的建筑工程、卓越的藝術作品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奇觀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二十二年》中的一句話:“舜有四岳,仁、義、禮、智,四岳者,天子之奇觀也。”這句話指的是舜擁有四位賢德之人,被稱為“四岳”,他們是天子的奇觀。后來,奇觀逐漸演變為形容非凡景象或事物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奇觀由兩個字組成,其中“奇”是形容詞,表示罕見、不尋常的意思;“觀”是名詞,表示景象、事物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大橋是一座工程奇觀,吸引了許多游客前來觀賞。
2. 他的表演技藝真是奇觀,讓人嘆為觀止。
3. 這個國家的文化遺產是世界級的奇觀,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奇觀”與“罕見景象”、“非凡事物”等詞語聯系起來,來記憶奇觀的含義。同時,可以結合例句進行記憶,理解奇觀的使用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奇觀的同時,還可以學習其他與景觀、事物相關的成語,比如“美景”、“奇跡”等。進一步了解這些成語的使用方法和背后的故事,可以豐富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今天我們去動物園看到了好多奇觀,有大象、長頸鹿和獅子。
2. 初中生(13-15歲):這座古城的建筑風格非常獨特,真是一座奇觀。
3. 高中生(16-18歲):這部電影的特效非常震撼,堪稱電影界的奇觀。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我曾經參觀過一次世界七大奇觀中的長城,真是令人難以忘懷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