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成語(Idiom):拚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發音(Pronunciation):pīn zhe yī shēn guǎ,gǎn bǎ huángdì lā xià mǎ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勇敢堅決,敢于推翻權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拚,拼命;一身剮,指被割下身體的一塊肉,比喻付出巨大代價;敢,有勇氣;把皇帝拉下馬,指推翻權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人在追求正義、推翻不公正的權威時表現出的勇敢和決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出自明代戲曲《紅字》。故事中,女主角李紅因為與男子私通而被刺字“姦”刺在額頭上。在劇中,李紅的丈夫李漢光因為對妻子的不忠而感到憤怒,他決定拼命報復,甚至敢于推翻皇權。這個故事中的“拚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成語由此而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拚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正義,拚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2. 這個年輕人有著拚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精神,他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這個成語與明代戲曲《紅字》的故事聯系起來,想象李漢光決心報復的場景,以及他敢于推翻權威的勇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明代戲曲《紅字》的故事,以及明代社會的背景和特點,來更好地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和使用場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拚著一身剮,敢把欺負我的同學拉下馬!
2. 初中生:他是個勇敢的人,拚著一身剮,敢把不公正的規定拉下馬。
3. 高中生:面對社會不公,我們應該拚著一身剮,敢把不公平的制度拉下馬。
4. 大學生:只有拚著一身剮,敢把腐敗的權力拉下馬,才能實現社會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