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味
基本解釋
[釋義]
(1) (名)飲食品的滋味。這個菜的口味很好。(作主語)
(2) (名)各人對于味道的愛好。豫劇最合他的口味。(作賓語)
[構成]
偏正式:口(味
近義詞
口胃
英文翻譯
1.(飲食品的滋味) the flavour or taste of food
2.(各人對味道的愛好) a person's taste
詳細解釋
◎ 口味 kǒuwèi
[taste;flavor of food] 飲食的味道;對味道的愛好;個人的愛好
調得合口味
(1).美味;珍饈。《考古》1972年第5期引 滿城 漢 墓出土錯金銀鳥蟲書銅壺腹銘:“口味充閭,益膚,延壽谷病,萬年有餘。”《北史·宇文述傳》:“ 述 時貴重,委任與 威 等,其親愛則過之。帝所得遠方貢獻及四時口味,輒見班賜。”《隋書·高祖紀上》:“丁亥,詔犬馬器玩口味不得獻上。” 元 無名氏 《黃鶴樓》第三折:“聽知的元帥在此筵宴,小的每無甚么孝順,將著這一對金色鯉魚,元帥跟前獻口味來。”
(2).食品的滋味。《兒女英雄傳》第三二回:“及至上了樓,要了菜,喝上酒,口味倒也罷了,就只喝了沒兩盅酒,我就坐不住了。” 丁玲 《韋護》第一章:“菜一樣一樣的依次上來,口味真奇特。”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自己拿來嘗了一口,果然覺得口味不對,放下。”
(3).各人對食品味道的愛好。 老舍 《四世同堂》三八:“這種粽子并不十分合 北平 人的口味,因為餡子里面硬放上火腿或脂油。” 吳晗 《朱元璋傳》第八章一:“到用餐時,發覺皇后不喝酒,也不吃肉,驚問是不舒適還是不對口味?”
(4).比喻個人的愛好。 劉少奇 《論黨》五:“上級的決議、指示,合口味的就執行,不合的就不執行,這叫鬧獨立性。” 巴金 《談<新生>及其它》:“書中熱情的句子和流暢的文筆倒適合我的口味。” 孔犁 《澹定集·致鐵凝信》:“多大的作家,也不能說都能投合每個人的口味。”
成語(Idiom):口味
發音(Pronunciation):kǒu wè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個人對食物或其他事物的品味、喜好或愛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口味是指個人對食物或其他事物的好惡、偏好。它代表了個體對于味覺、審美、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獨特品位和偏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口味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個人對于食物、音樂、藝術作品、時尚等方面的喜好和偏好。也可以用來指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群體的喜好和習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天運篇》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去宴請朋友,但他朋友的口味各不相同,無法滿足所有人的要求。從而引申出了“口味”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個人的喜好和偏好。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口”和“味”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口味很獨特,總是喜歡嘗試一些奇特的食物。
2. 每個人的口味不同,所以對于藝術作品的評價也不盡相同。
3. 我們要尊重不同地域的口味,不能強加自己的喜好于他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口味這個成語與食物聯系起來,想象自己品嘗不同口味的美食,從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了解不同地域的口味和飲食文化。
2. 學習不同藝術形式的欣賞和評價方法。
3. 探索自己的口味和喜好,培養自己的審美觀。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我喜歡吃甜甜的口味的零食。
2. 小學生:每個人的口味不同,所以我們要尊重別人的選擇。
3. 初中生:她的口味很獨特,總是喜歡穿一些別人不太喜歡的衣服。
4. 高中生:不同地區的人們有不同的口味,我們可以通過嘗試不同的食物來了解他們的文化。
5. 大學生:音樂的口味因人而異,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對音樂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