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布
基本解釋
指粗布衣服。語出《左傳·閔公二年》:“ 衛文公 大布之衣,大帛之冠。” 楊伯峻 注:“大布衣、大白冠,所以示儉。” 卷盦 《蔽廬叢志序》:“太羹玄酒,沃脣不旨; 劉 冠 衛 布,入市則譁。”
成語(Idiom):衛布(wèi bù)
發音(Pronunciation):wèi b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衛布是指守衛邊疆的軍隊,也借指保家衛國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衛布成語源自《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衛侯既沒,宮室廢廬,國人以衛布。”這里的“衛布”指的是衛國的士兵,表示衛國的軍隊守衛邊疆,保護國家安全。后來,衛布也用來形容保家衛國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衛布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那些勇敢、堅定、無私保護國家和家人的人。可以用于表揚軍人、警察、消防員等職業的人,也可以用于形容那些為了保護家人、朋友、社會安全而奮斗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衛布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時期的衛國。當時,衛國的國君去世后,國家陷入了混亂,宮室廢廬,無人掌管。為了保護國家,衛國的士兵自發組成了衛布,守衛邊疆,保護國家的安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衛布是一個由兩個單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衛”是指衛國,保護的意思,“布”是指士兵,軍隊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警察不僅勇敢無畏,而且十分衛布,保護了社會的安寧。
2. 在國家危難之際,我們需要更多像衛布一樣的人,保護我們的家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衛布成語與保家衛國的精神聯系起來,形成關聯記憶。可以想象士兵們守衛邊疆的場景,以及他們保護家人、國家的決心和勇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有關保家衛國的故事、了解國家安全和軍事防衛的知識來深入學習衛布這個成語的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長大后當一名衛布,保護家人和國家。
2. 初中生:我們應該向那些為保家衛國付出的軍人學習,為國家做出貢獻。
3. 高中生:衛布這個成語告訴我們,我們應該有保家衛國的意識,為社會的安寧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