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登
基本解釋
(1).謂連續二十七年皆五谷豐收。亦借指天下太平。《漢書·食貨志上》:“三考黜陟,餘三年食,進業曰登;再登曰平,餘六年食;三登曰泰平,二十七歲,遺九年食。” 南朝 梁 沉約 《勸農訪民所疾苦詔》:“三登之美未臻,萬斯之基尚遠。”
(2).謂五穀一年三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耒水》:“﹝ 便縣 ﹞縣界有溫泉,在 郴縣 之西北,左右有田數十頃……溫水所溉,年可三登。” 金 蔡珪 《雪擬坡公韻》:“豐年待作三登兆,暮景重開六出花。”
成語(Idiom):三登(sān dēng)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d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三次登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多次登上某個地方或某個位置。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某人多次登上某個職位或地方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古代有一個名叫劉備的人,他曾經三次登上了長坂坡,最終成功奪取了曹操的兵權,成為了一方諸侯。因此,“三登”一詞也就衍生出了多次登上某個地方或職位的意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賓結構,主語為“三”,謂語為“登”,賓語為具體的地方或職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三登科狀元,成為了狀元。
2. 她三登高峰,終于攀上了人生巔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劉備三次登上長坂坡的故事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三登”相關的成語,如“三登三好”,意為多次登上三好學生的稱號;“三登皇位”,意為多次登上皇位。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三登了班級的榜首。
2. 初中生(13-15歲):他三登了全國中學生寫作大賽的冠軍。
3. 高中生(16-18歲):她三登了高考狀元的寶座。
4. 大學生(19-22歲):我們班的學霸三登了學校圖書館的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