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舉
基本解釋
◎ 并舉 bìngjǔ
[develop (run,work) simultaneously] 同時舉辦,一齊進行
土洋并舉
英文翻譯
1.develop simultaneously; promote [work] simultaneously
詳細解釋
同時舉辦;同時舉起;同時列舉。 毛澤東 《做革命的促進派》:“必須實行工業與農業同時并舉,逐步建立現代化的工業和現代化的農業。” 孫犁 《<劉紹棠小說選>序》:“現實主義的旗幟,是與 中國 革命的旗幟同時并舉的。”如:把這兩者并舉是不妥當的。
並舉:1.相互薦舉。《楚辭·離騷》:“世並舉而好朋兮,夫何煢獨而不予聽!” 王逸 注:“相與朋黨,並相薦舉。”
(2).同時薦舉。《漢書·宣帝紀》:“唯恐羞先帝圣德,故並舉賢良方正以親萬姓。”
(3).同時列舉。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麗辭》:“事對者,并舉人驗者也。” 清 周中孚 《鄭堂札記》卷二:“因知《招魂》乃 原 作也。若屬 宋玉 所作, 史公 必不與諸篇并舉。”
成語(Idiom):并舉(bìng jǔ)
發音(Pronunciation):bìng j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并列同時考慮或采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在處理問題或解決矛盾時,同時考慮或采取多種方法或觀點,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描述解決問題時采取多種手段或觀點,以及同時考慮多個因素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孟子·公孫丑上》中有一則故事:公孫丑被授予了統治一方的重任,他向孟子請教如何治理好這個地方。孟子告訴他,治理好一個地方要"并舉",即同時采取多種手段和觀點,不可偏廢。這個成語由此而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并舉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動詞是"并",賓語是"舉"。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解決這個問題上,我們應該并舉各種方法,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2. 他在工作中始終堅持并舉理論和實踐,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并舉"與"同時考慮多種方法或觀點"的意思聯系起來,想象自己站在一個十字路口,同時朝多個方向前進,表示采取多種手段并列進行。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相關的成語,例如"并行不悖"、"并駕齊驅"等,加深對多種方法或觀點同時進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解決問題時,會并舉多種方法來找到正確答案。
2. 初中生:在寫作文時,我喜歡并舉不同的觀點,讓文章更有說服力。
3. 高中生:在學習中,我會并舉理論和實踐,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4. 大學生:在做研究時,我會并舉多個角度來分析問題,以得出準確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