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案
基本解釋
[釋義]
(名)〈書〉長形的書桌。
[構成]
偏正式:書(案
英文翻譯
1.[書] writing desk
詳細解釋
◎ 書案 shū àn
[writing desk;long desk] 長形寫桌
紅木書案
(1).公文案卷。《后漢書·劉玄傳》:“ 韓夫人 尤嗜酒,每侍飲,見常侍奏事,輒怒曰:‘帝方對我飲,正用此時持事來乎!’起,抵破書案。” 唐 劉禹錫 《白侍郎大尹自河南寄示池北新葺水齋即事招賓十四韻》:“酒瓶常不罄,書案任成堆。”
(2).長形的書桌。 唐 白居易 《偶眠》詩:“放盃書案上,枕臂火爐前。” 宋 歐陽修 《讀書》詩:“至哉天下樂,終日在書案。”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窗前有楠木書案,紫檀凳子。”
成語(Idiom):書案(shū àn)
發音(Pronunciation):shū 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書籍和案頭,表示讀書學習的場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書案”由“書”和“案”兩個字組成。其中,“書”指書籍,代表知識和學問;“案”指案頭,代表學習的場所。整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人們在案頭閱讀書籍的場景,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讀書學習的場所,也可以用來鼓勵他人努力學習。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書案”最早出自明代楊慎《楊文公文集》:“書案之中,吾嘗記得昔人云。”這句話意為“在書案中,我曾經記得古人所說的話。”在古代,書案是讀書人的必備之物,是他們學習的場所。因此,成語“書案”代表了讀書學習的意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守在書案前,不斷學習進取。
2. 她的書案上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書案”想象成一個充滿書籍的案頭,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讀書人的學習方式和環境,以及中國古代文化對于學習的重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都會坐在書案前讀書。
2. 初中生:老師說要多利用課余時間坐在書案旁邊學習。
3. 高中生:考試快到了,我得整天守在書案前備考。
4. 大學生:大學生活很忙碌,但我仍然盡量找時間坐在書案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