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苞
成語(Idiom):遺苞
發音(Pronunciation):yí b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生早逝或英年早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遺苞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遺”意為留下、殘留,“苞”意為花苞,引申為未開放的花朵。遺苞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人生逝去的年華就像未開放的花苞一樣,意味著人的生命被早逝所截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遺苞一詞常用于描述年輕人或有潛力的人因各種原因而過早離世的情況。可以用于表達對早逝者的惋惜和遺憾之情,也可以用于警示人們要珍惜生命、把握當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遺苞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屈原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詩人,他因憂國憂民而投江自盡,被視為遺苞的代表人物。這個成語由來自屈原的故事,寓意著年輕才華的過早消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名詞“遺”和名詞“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朵遺苞,年紀輕輕就離開了我們。
2. 這位音樂天才是一朵未開放的花苞,可惜遺苞了。
3. 遺苞的離去讓人們深感惋惜,也提醒我們要珍惜生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遺苞”想象成一朵未開放的花苞,暗示著年輕人生命的早逝。可以通過與屈原的故事聯系起來,記憶成語的起源和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了解屈原的詩歌和他的故事。還可以學習其他與遺苞相關的成語,如“英年早逝”、“壯志未酬”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聽說那位小明的哥哥是一朵遺苞,他很傷心。
2. 中學生(13-18歲):我們班有個同學因病去世了,真是一朵遺苞。
3. 大學生(19-22歲):聽說那位優秀的學生因車禍意外離世了,真是一朵遺苞。
4. 成年人(23歲及以上):這位年輕的企業家因病去世了,是一朵遺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