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羅驃
成語(Idiom):陀羅驃(tuó luó piào)
發音(Pronunciation):tuó luó pi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巨大龐雜,難以控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陀羅驃是由“陀羅”和“驃”兩個詞組成的。陀羅是指佛教中的一種巨大的神獸,驃是指一種巨大的馬。陀羅驃形容的是人或事物龐大而復雜,難以駕馭和控制。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組織、項目或計劃龐大而復雜,難以管理和控制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能力有限,難以勝任某項任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陀羅驃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部史書《漢書》中的一個故事。故事講述了西漢時期,漢武帝派遣將軍霍去病出征匈奴,他的部下中有一個名叫韓信的將領。韓信身高八尺,馬高七尺,威武非凡,被稱為“陀羅驃”,意思是他的形象堪比神獸陀羅和巨大的驃馬。這個成語就是由此故事演變而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陀羅驃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涉及太多的部門和人員,簡直是一個陀羅驃。
2. 這個公司的業務范圍非常廣泛,管理起來就像駕馭一匹陀羅驃一樣困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用“陀羅驃”這個形象來幫助記憶,想象一個巨大的神獸和馬組成的怪物,象征著龐大而難以控制的事物或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成語,如“龐然大物”、“龍騰虎躍”等,來擴展對復雜、龐大事物的形容。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游戲太難了,里面的關卡簡直是一個陀羅驃,我都玩不過去。
2. 初中生:我參加了一個志愿者項目,沒想到要處理的事情這么多,簡直是一個陀羅驃。
3. 高中生:這個學期的學習任務真的很重,每門課都有大量的作業和考試,感覺自己像駕馭一匹陀羅驃一樣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