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昂霄聳壑
發音(Pronunciation):áng xiāo sǒng h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山勢高聳險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昂霄聳壑原指山勢高聳險峻,形容山峰高聳入云,山谷深邃。后來也用來形容建筑物高大雄偉,或者形容人的志向豪邁,氣勢非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山勢險峻、建筑物高大、人的志向豪邁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鹿鳴之什·大東》中:“昂昂者南山,維禹甸之,顯顯者南山,維禹之墠。”后來,這個成語逐漸演變成了“昂霄聳壑”。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昂、霄、聳、壑,四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山峰昂霄聳壑,氣勢非凡。
2. 建筑物的高度昂霄聳壑,令人嘆為觀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昂”字與“高”聯系起來,將“霄”字與“云”聯系起來,將“聳”字與“山”聯系起來,將“壑”字與“谷”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可以通過了解中國的名山大川,學習更多與山勢高聳險峻相關的成語。
2. 可以了解中國古代建筑的特點和風格,了解更多與建筑物高大雄偉相關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座山昂霄聳壑,好像直接連著天空。
2. 初中生:這座大樓昂霄聳壑,是城市的標志物。
3. 高中生:他的志向昂霄聳壑,決心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