蝮鷙
成語(Idiom):蝮鷙(fù zhì)
發(fā)音(Pronunciation):fù z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兇猛殘忍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蝮鷙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蝮指的是一種毒蛇,鷙則表示兇猛。蝮鷙形容的是一種兇惡狠毒、殘忍兇猛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蝮鷙常用來形容人的行為、神態(tài)或目光等兇狠殘忍的樣子??梢杂糜谛稳萁苹娜?、殘忍的行為或兇惡的眼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蝮鷙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傳·宣公十三年》。當時,齊國的公子糾見到一只蝮蛇,它兇猛地盯著公子糾,眼神中透露出狠毒和殘忍。公子糾對此感到驚訝,并用蝮鷙來形容這只蝮蛇的兇猛神態(tài)。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蝮鷙是一個形容詞性短語,由兩個形容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眼神蝮鷙而猙獰,讓人不寒而栗。
2. 那只狡猾的狼蝮鷙地盯著羊群,準備發(fā)動襲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蝮鷙與蝮蛇的形象聯(lián)系起來,想象一個兇狠的蝮蛇盯著你,這樣可以更容易記住蝮鷙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相關(guān)的成語,如“狼藉”、“兇相畢露”等,來豐富對兇惡狠毒的描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的眼神蝮鷙地盯著我,我感到非常害怕。
初中生:那只狡猾的狼蝮鷙地盯著羊群,準備發(fā)動襲擊。
高中生:他的表情蝮鷙,讓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