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遑
基本解釋
◎ 不遑 bùhuáng
[be too late to do sth.;there is not enough time to do sth.] 沒有時間;來不及
然而剛腸激發,不遑辭候,驚擾宮中,復忤賓客。——唐·李朝威《柳毅傳》
英文翻譯
1.[書] There's not enough time (to do sth.); It's too late (to do sth.)
詳細解釋
(1).無暇,沒有閑暇。《詩·小雅·四牡》:“王事靡盬,不遑啟處。”《舊唐書·裴度傳》:“ 度 受命之日,蒐兵補卒,不遑寢息。” 明 張居正 《謝兩宮遣使郊勞疏》:“聞君召命,豈敢俟駕而行,起居不遑,分義宜爾。” 孫犁 《<秀露集>后記》:“然于寫作一途,還是不愿停步,幾乎是終日矻矻,不遑他顧,夜以繼日,繞以夢魂。”
(2).“不遑暇食”的略語。《清史稿·阿濟格傳》:“ 阿濟格 曰:‘攝政王躬攝大政,為國不遑,吾敢以吾妻廢國事?’”參見“ 不遑暇食 ”。
成語(Idiom):不遑
發音(Pronunciation):bù y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不可與之相比或媲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某人或某事物的水平、能力、身份等在某方面非常突出,以至于其他人或事物無法與之相比或媲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在某個方面非常出色,超越了其他人或事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不遑的出處可以追溯到《莊子·外物》:“周公恐懼流言之中,王莽之心,朝庭之政,不遑啟處。”這句話的意思是周公擔心受到流言蜚語的困擾,沒有時間去啟發國家的治理。后來,這句話演變成了成語“不遑啟處”,表示因為某種原因而無法履行職責或開展工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不遑是一個形容詞,可以用來修飾名詞或者作為謂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才華在這個領域是不遑多讓的。
2. 她的美貌在全班女生中是不遑置疑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不遑與“不凡”進行聯想,兩者都表示非常突出或出眾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不遑相關的成語,如“不可同日而語”、“不可同年而論”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畫畫水平真的不遑多讓,每次都能拿到第一名。
2. 初中生:她的數學成績在班級里是不遑置疑的,每次考試都能得滿分。
3. 高中生:他的領導能力在學校里是不遑多讓的,每個活動都能夠組織得井井有條。
4. 大學生:她的英語口語水平真的不遑多讓,每次都能夠流利地與外國人交流。
5. 成年人:他的職業成就在行業內是不遑多讓的,已經成為了一名領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