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守
成語(Idiom):徵守
發音(Pronunciation):zhēng sh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徵收和守衛。徵守原指召集人民徵集軍隊,后來泛指徵召和守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徵守是由兩個意義相近的詞組成的成語。徵指徵召、徵集;守指守衛、保衛。徵守的意思是徵召人民參軍,并守衛邊疆或重要地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徵守常用于描述國家或地方政府徵召人民參軍,并派遣軍隊守衛邊疆或重要地區的情景。也可以用來比喻集結力量,保衛自己的利益或領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徵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戰爭時期。在古代,國家或地方政府需要徵集人民參軍,以保衛邊疆和國家的安全。徵守成語正是形容這種徵召和守衛的情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徵守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徵和守。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為了保衛祖國的安全,政府徵守了大批年輕人參軍。
2. 這個城市的邊境地區經常需要徵守軍隊,以防止外敵入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把徵守與“徵召”和“守衛”這兩個詞聯系起來,徵守的意思就是徵召人民參軍,并守衛邊疆或重要地區。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軍事、國防相關的成語,如徵兵、守土、守株待兔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爸爸是軍人,他每天都在徵守我們的家鄉。
2. 初中生:國家需要年輕人參軍,為了保衛我們的家園,我決定徵守入伍。
3. 高中生:政府徵守了大批志愿者參與抗災救援工作,保護災區人民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