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訓
成語(Idiom):莫訓
發音(Pronunciation):mò xù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不可勸阻、無法規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莫訓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莫意為“不可”,訓意為“規勸”。莫訓表示無法勸阻或規勸,形容人或事物頑固不化,堅決不聽勸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莫訓常用于形容人的態度固執、不聽勸告,或者形容某種情況下無法改變或阻止的事物。可以用來形容某人不管別人怎么勸告都不改變主意,或者形容某種現象無法改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莫訓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劉敬傳》。劉敬是漢朝的一位官員,他臨終前叮囑兒子要努力奮斗,不要因為家庭的富有而放縱自己。然而,劉敬的兒子并沒有聽從他的勸告,繼承了父親的財產后,過著奢侈放縱的生活。這個故事成為了“莫訓”的起源,用來形容人不聽勸告,頑固不化。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莫訓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表示不可勸阻、無法規勸。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于學習的態度非常莫訓,無論老師怎么勸告,他都不肯改變。
2. 這個項目的進展受到了一些莫訓因素的影響,無法按時完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莫訓”與堅硬的物體聯系起來,比如巖石或鋼鐵。想象一個堅硬的物體無法被規勸或勸阻,就可以聯想到“莫訓”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固執、不聽勸告相關的成語,比如“鐵石心腸”、“執迷不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再怎么勸告,他還是莫訓地玩手機。
2. 初中生:父母勸他多讀書,但他卻莫訓地沉迷于游戲。
3. 高中生:即使面臨失敗的危險,他也莫訓地堅持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