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yī fū zhī yòng ㄧ ㄈㄨ ㄓㄧ ㄩㄥˋ一夫之用
謂僅能當一人之用,而無兼人之能。《后漢書·馮異傳》:“ 異 一夫之用,不足為彊弱。”《三國志·魏志·任城王彰傳》:“汝不念讀書慕圣道,而好乘汗馬擊劍,此一夫之用,何足貴也!”《宋書·張暢傳論》:“夫將帥者,御眾之名;士卒者,一夫之用。”亦省作“ 一夫用 ”。 漢 王粲 《從軍詩》之二:“懼無一夫用,報我素餐誠。” 唐 李白 《悲歌行》:“劍是一夫用,書能知姓名。”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一夫之用
成語(Idiom):一夫之用
發(fā)音(Pronunciation):yī fū zhī yò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某人或某物在特定領域或特定任務中,只有一個人或一種事物能夠勝任或發(fā)揮作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夫之用常用來形容某人或某物在某個領域或某項任務中的獨特價值。它強調了這個人或物在特定情境下的不可替代性和獨特性。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在一個團隊中的重要性,表示這個人是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一夫之用可以用在各種情境中,包括工作場所、學校、家庭等。它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在工作中的專業(yè)技能或某物在特定任務中的獨特作用。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公司的技術專家在解決技術難題時的重要性,或者用來形容一個家庭中的固定保姆在照顧孩子時的重要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十一年》中。故事講述了齊國昭公在位時,有一個叫作簡子的人,他非常聰明能干,昭公十分器重他。昭公告訴他的大臣們:“我只需要一個簡子,其他人都不要了。”這個故事表達了昭公對簡子的高度贊賞和信任,形成了“一夫之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一夫之用”由四個漢字組成,其中“一夫”表示只有一個人,“之用”表示被使用。這個成語的結構簡潔明了,容易理解和記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工程師在設計方面非常出色,公司里真是一夫之用。
2. 這本工具書是我學習外語的一夫之用,沒有它我就無法查閱生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成語“一夫之用”:
1. 將成語分解為“一夫”和“之用”,分別理解為只有一個人和被使用。
2. 創(chuàng)造記憶聯想:可以想象一個工人在一個工廠中完成所有工作,其他人都不需要了,這個工人成為了工廠的一夫之用。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例如“一鳴驚人”、“一箭雙雕”等,以豐富自己的漢語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這本字典是我寫作文的一夫之用,沒有它我就不知道怎么寫。
2. 初中生(14歲):這位老師教數學真的很好,我們班都覺得他是數學課的一夫之用。
3. 高中生(17歲):這位隊長在籃球比賽中的組織能力非常出色,他是我們球隊的一夫之用。
4. 大學生(20歲):這本參考書是我學習專業(yè)知識的一夫之用,沒有它我就不知道怎么備考。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