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軺傳
基本解釋
漢 制,凡受朝廷征召者乘坐公家馬車,皆持一尺五寸長的木制傳信,有御史大夫封章,以為憑證。軺傳兩馬,一馬一封,故謂之一封軺傳?!?a href="/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 target="_blank">漢書·平帝紀》:“徵天下通知逸經、古記、天文、歷算、鐘律、小學、《史篇》、方術、《本草》及以《五經》、《論語》、《孝經》、《爾雅》教授者,在所為駕一封軺傳,遣詣京師?!?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律,諸當乘傳及發駕置傳者,皆持尺五寸木傳信,封以御史大夫印章。其乘傳參封之。參,三也。有期會累封兩端,端各兩封,凡四封也。乘置馳傳五封也,兩端各二,中央一也。軺傳兩馬再封之,一馬一封也。”
成語(Idiom):一封軺傳
發音(Pronunciation):yī fēng yōu chu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消息傳得很快,迅速傳播。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一封軺傳”來源于古代傳遞消息的方式。軺是古代一種速度很快的交通工具,一封軺就是指信件。成語的意思是指消息傳得很快,迅速傳播。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一般用來形容消息傳遞迅速,特別是指消息迅速在社會上傳播開來的情況??梢杂糜谛稳輦髅叫袠I的快速報道、網絡上的熱門話題迅速傳播等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一封軺傳”最早出現在《晉書·王羲之傳》中。據記載,晉代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曾在一次飯局上寫了一幅字畫,表達了自己對朋友的思念之情。他將這幅字畫裝在一封信封中,并交給了一個速度很快的馬車車夫,讓他快速送到朋友手中。結果,這幅字畫的傳遞速度非常快,消息也因此迅速傳開,后來就形成了成語“一封軺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一”、“封”、“軺傳”。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新聞一封軺傳,很快在整個城市傳開了。
2. 他的犯罪行為一封軺傳,很快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輛軺車上面寫著“一封軺傳”的字樣,表示消息傳播迅速。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類似意思的成語,比如“風傳耳達”、“四海之內皆兄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得到一個好消息后,一封軺傳給了我的家人和朋友。
2. 初中生:在社交媒體上,一封軺傳的消息很快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3. 高中生:這個緋聞傳得一封軺傳,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了。
4. 大學生:一封軺傳的消息讓我對這個行業的未來有了更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