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道不同不相為謀
發音(Pronunciation):dào bù tóng bù xiāng wéi mó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價值觀、立場或目標等方面存在差異的人很難合作或達成共識。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當兩個人或團體在核心價值觀、立場或目標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時,往往很難達成一致或合作。這是因為雙方的思維方式和追求的目標不同,導致彼此的意見難以統一,無法達成共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在合作、協商或討論中出現的意見分歧。它可以用來提醒人們在面對差異時要保持理解和尊重,同時也提醒人們在選擇合作對象時要考慮雙方的價值觀和目標是否相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論語·學而》中有一句話:“道不同,不相為謀。”這句話是孔子的弟子子路對孔子提出的一個問題的回答。子路問孔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何謂也?”孔子回答說:“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子路不理解孔子的回答,于是提出了“道不同,不相為謀”的觀點。孔子對此表示同意,并將其作為教育子路的一種方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道(way)不同(different),不相(not)為謀(plan)。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兩個人的政治觀念完全相反,道不同不相為謀。
2. 在團隊合作中,如果成員之間的目標不一致,道不同就很難取得共同的進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道不同不相為謀”這個成語與兩條不同的道路聯系起來,表示兩個人或團體在追求不同的道路上,很難走到一起來合作。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合作、溝通和解決分歧相關的成語,如“和而不同”、“同舟共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和我的朋友在選班長時發生了爭執,因為我們的意見道不同不相為謀。
2. 初中生(13-15歲):我們班上有些同學喜歡聽流行音樂,有些則喜歡聽古典音樂,所以在選班級活動的音樂時,我們的意見道不同不相為謀。
3. 高中生(16-18歲):學校組織了一次社會實踐活動,有些同學想去農村,有些同學想去城市,我們在選擇目的地時遇到了道不同不相為謀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