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竅
基本解釋
孔穴。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金剛經>鳩異》:“﹝ 趙判官 ﹞即令吏領 昭 至 漢州 取之,門館扃鎖,乃於節竅中出入。”
成語(Idiom):節竅(jié qiào)
發音(Pronunciation):jié qi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節制和掌握竅門,有節制地運用技巧或方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節竅是由“節”和“竅”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節指節制、控制,竅指技巧、方法。節竅的含義是指在運用技巧或方法時要有節制,要適度掌握竅門,不可過分或濫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節竅常用于形容人在處理事情時能夠把握好度,不過分或濫用某種技巧或方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節竅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明確的記載,但它體現了中國古代人們對于節制和掌握竅門的重視。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節竅的成語結構為“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學習上很有節竅,總能夠抓住重點,提高效率。
2. 這位廚師在烹飪時很有節竅,能夠恰到好處地調配各種調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把“節”和“竅”兩個字的意思聯系起來記憶,節指節制,竅指技巧。可以想象一個人在運用技巧時要有節制,不可過分或濫用,這樣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節竅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類似的成語,例如節衣縮食、竅門等,可以進一步擴展對于節制和技巧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在寫作文時,會用到一些節竅,比如先列提綱再寫文章。
2. 初中生(13-15歲):學習數學時,老師教了我們一些節竅,例如利用特殊的方法解題。
3. 高中生(16-18歲):考試前,我會用一些節竅來復習,提高效率。
4. 大學生(19-22歲):在大學里,我學到了很多節竅,幫助我更好地掌握知識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