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絶契
杜絶契(dù jué qì)
發音:dù jué qì
基本含義:嚴厲禁止、斷絕往來。
詳細解釋:杜,嚴厲禁止;絶,斷絕;契,往來。杜絶契意為嚴厲禁止往來,斷絕關系。
使用場景:常用于形容斷絕往來的情況,表示徹底的禁止或決絕。
故事起源:據說,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春秋時期的一個故事。當時,齊國國君齊襄公被楚國君主熊繹軟禁在楚國。齊襄公的臣子們為了尋求國君的釋放,派遣使者前往楚國。然而,楚國國君并不想放齊襄公回去,于是他下令將使者殺掉。從此以后,齊國與楚國斷絕了往來,彼此之間的關系完全絕斷。后來,人們用“杜絶契”來形容徹底斷絕往來的情況。
成語結構:杜絶契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杜和絶都是動詞,契是名詞。
例句:
1. 為了保護國家機密,政府杜絶契一切外部聯系。
2. 他因為背叛朋友而被大家杜絶契。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將杜絶契的每個字拆分并與相關的場景聯系起來進行記憶。例如,將杜想象為一把嚴厲禁止的鎖,絶想象為斷掉的線,契想象為被撕破的合約。這樣,每次看到這個成語時,就會聯想到嚴禁往來、斷絕關系的意思。
延伸學習:了解更多與斷絕往來相關的成語,如“斷絕關系”、“斷絕聯系”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們應該杜絶契咒,不再說臟話。
初中生:為了保護個人隱私,我決定與那些喜歡八卦的同學杜絶契。
高中生:他因為違反學校規定而被學生們杜絶契。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