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偷工減料
發音(Pronunciation):tōu gōng jiǎn li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工作或生產中敷衍塞責,故意偷工減料,不盡全力完成任務或工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偷工減料是一個貶義成語,形容人在工作或生產中為了省事或圖利,敷衍塞責,故意偷工減料,從而導致工作質量下降或產品質量不達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批評那些偷工減料、不負責任的人,也可用于描述一些不認真對待工作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偷工減料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據說在古代建筑工地上,有一位工匠為了圖省事,故意減少了使用的材料,結果導致建筑物不穩固,最終倒塌。這個故事傳承下來,成了人們批評敷衍塞責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偷工減料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偷工”表示敷衍塞責,不認真工作,“減料”表示故意減少使用的材料。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工程質量這么差,肯定是有人偷工減料了。
2. 做事要認真負責,不能偷工減料,否則會帶來很大的風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偷工減料的含義與一個倒塌的建筑物聯系起來,形象地表示敷衍塞責的后果,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工作態度相關的成語,如"馬虎"、"敷衍了事"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偷工減料寫作業,被老師批評了。
2. 初中生:他們小組的項目報告很差,因為有人偷工減料。
3. 高中生:這個公司為了圖利,經常偷工減料,導致產品質量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