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神
基本解釋
(1).五臟之靈氣?!?a href="/r_ci_2b0c0bee7fa27e99e8c4f73ff7509122/" target="_blank">老子》“谷神不死” 漢 河上公 注:“神,謂五藏之神也。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腎藏精,脾藏志。五藏盡傷,則五神去矣?!?br>(2).指五臟。 宋 范仲淹 《謝賜鳳茶表》:“濯五神之精爽,祛百疾之冥煩?!?br>(3).指五帝。《漢書·禮樂志》:“五神相,包四鄰,土地廣,揚浮云?!?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五帝為 太一 相也?!眳⒁姟?五帝 ”。
(4).五德。 唐 柳宗元 《沛國漢原廟銘序》:“五神環運,炎德復起?!?孫汝聽 注:“五神,五德也?!眳⒁姟?五德 ”。
(5).五方之神,指 勾芒 、 祝融 、 后土 、 蓐收 、 玄冥 ,亦稱五行之神?!?a href="/r_ci_6dbde47615caac29cd51231b075a955c/" target="_blank">淮南子·要略訓》:“順時運之應,法五神之常?!薄赌淆R書·禮志上》:“ 勾芒 等五神,既是五帝之佐,依 鄭玄 説,宜配食于庭。” 南朝 梁簡文帝 《吳興楚王神廟碑》:“昔者 武王 詢於 太公 ,五神之禮正?!?/p>
英文翻譯
1.【醫】five directional gods;manners of the five viscera
成語(Idiom):五神
發音(Pronunciation):wǔ sh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精神狀態非常好,精力充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五神指的是五臟之神,即心、肝、脾、肺、腎五臟的精神活動。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精神飽滿,思維敏捷,精力旺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工作努力,精神狀態非常好,對待生活充滿熱情,充滿活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源自《莊子·秋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其中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被解釋為五臟之神的活動順序。后來成為了形容人精力充沛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五神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五”和“神”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工作起來五神俱發,一點也不懈怠。
2. 這位老師年過古稀,但五神矍鑠,精神照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五神與五臟相聯系,想象五臟之神精神飽滿,精力旺盛的樣子,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精神狀態相關的成語,如“精神煥發”、“精神抖擻”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今天運動會,我五神吶喊,全力沖刺。
2. 初中生:期末考試前,同學們都五神亢奮,積極備考。
3. 高中生:參加比賽時,隊員們五神集中,發揮出色。
4. 大學生:大學生活充實而忙碌,但我依然保持五神狀態,積極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