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陣
基本解釋
亦作“ 中陳 ”。1.居中的陣地、營壘,一般為主帥所在地。《國語·吳語》:“王親秉鉞,載白旗以中陳而立。” 韋昭 注:“此王所帥中軍。”《宋史·馮拯傳》:“今防秋,宜於 唐河 增屯兵至六萬,控 定武 之北為大陣, 邢州 置都總管為中陣, 天雄軍 置鈐轄為后陣。”
(2). 唐 代以殺獲論功,凡出戰(zhàn)兵員與敵方相當者,稱“中陣”。《新唐書·百官志一》:“出少擊多,曰上陣;兵數(shù)相當,曰中陣;出多擊少,曰下陣。”
成語(Idiom):中陣(zhōng zhèn)
發(fā)音(Pronunciation):zhōng zhè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戰(zhàn)斗或比賽中處于中間的陣容,也泛指處于關鍵地位或中心位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中陣是由“中”和“陣”兩個詞組成的,其中,“中”表示中間、中心的意思,“陣”表示軍隊或隊伍的意思。成語“中陣”形容的是處于戰(zhàn)斗或比賽中處于中間的陣容,也可以泛指處于關鍵地位或中心位置的人或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戰(zhàn)斗或比賽中處于中間位置的隊伍或個人,也可以用來形容在某個事件或事物中處于關鍵地位或中心位置的人或事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成語“中陣”的起源暫無明確的故事或典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足球比賽中,他是球隊中的中陣,發(fā)揮了關鍵的作用。
2. 這個公司的總經(jīng)理是整個團隊中的中陣,決策和管理都由他負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中”字和“陣”字分開記憶,然后聯(lián)想到戰(zhàn)斗或比賽中處于中間的陣容,以及處于關鍵地位或中心位置的人或事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戰(zhàn)斗、比賽或關鍵地位相關的成語,例如“中流砥柱”、“中流擊楫”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的班長是中陣,他負責組織各種活動。
2. 初中生:這個籃球隊的中鋒是中陣,他在比賽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3. 高中生:這個演講比賽中,他是我們團隊的中陣,承擔了最重要的部分。
4. 大學生:在團隊項目中,他是我們小組的中陣,負責協(xié)調各個成員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