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懦
成語(Idiom):良懦(liáng nuò)
發音(Pronunciation):liáng n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品德高尚,心地善良,但缺乏勇氣和決斷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良懦是由“良善”和“懦弱”兩個詞組成的。良善指的是人具備善良的品德,懦弱指的是人缺乏勇氣和決斷力。良懦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心地善良,但在面對困難或決策時顯得膽小和猶豫。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道德品質上非常優秀,但在面對困難或決策時往往猶豫不決,不敢采取行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良懦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屈原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愛國詩人和政治家,他在楚國官場中受到了許多的冷落和排擠。賈生是屈原的朋友,他深知屈原的才華和品德,但他也看到了屈原面對困境時的膽怯和猶豫。因此,他用“良懦”來形容屈原,認為他的品德高尚,但缺乏勇氣和決斷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良懦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心地善良,但在關鍵時刻總是顯得良懦不決。
2. 她的品德高尚,但良懦的性格讓她錯失了很多機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良懦這個成語??梢韵胂笠粋€人站在一個十字路口,面對兩條道路,一條是通往善良和美好的道路,另一條是通往勇氣和決斷的道路。這個人猶豫不決,不知道該選擇哪條路,所以他既善良又膽怯,就是良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良懦相關的成語,例如“仁義禮智信”、“善惡有報”等,以豐富對道德品質和人性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雖然很善良,但有時候太良懦了,不敢為自己的權益爭取。
2. 初中生:她的品德一直很良懦,可是她卻從未受到過欺負。
3. 高中生:他是個良懦之人,雖然有時顯得膽小,但他的善良品質卻贏得了很多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