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勾掛榫(gōu guà sǔn)
發音(Pronunciation):gōu guà sǔ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物件的連接牢固,不容易松動或脫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勾掛榫是由“勾”、“掛”、“榫”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勾指的是兩個物體之間相互連接的部分,掛是指物體懸掛的狀態,榫是指用于連接木材的柱子和榫頭的零件。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物體的連接非常牢固,不會輕易松動或脫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勾掛榫常用于形容物件的連接牢固,也可以用來比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緊密,團結一致,不容易分離。例如在工程領域,可以用來形容建筑物的結構牢固,不會輕易倒塌;在人際關系中,可以用來形容朋友之間的關系緊密,互相支持,不會輕易疏遠。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勾掛榫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木工技藝。在古代,木工們在制作家具或建筑時,常常使用榫卯結構來連接木材,以增加結構的穩定性和牢固性。勾掛榫的意思就是指這種連接方式非常牢固,不容易松動或脫落。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勾掛榫”由三個字組成,分別是“勾”、“掛”、“榫”。這三個字分別代表了物體連接的部分,物體懸掛的狀態,以及連接木材的零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家具的勾掛榫做得非常牢固,不會輕易松動。
2. 他們之間的友誼就像勾掛榫一樣,緊密而牢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勾掛榫”與木工制作家具的過程聯系起來,想象一下木材被勾掛榫連接在一起的穩定和牢固,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木工技藝有關的成語,例如“卯榫相連”、“榫頭相合”。這些成語都與木材的連接和結構有關,可以進一步加深對中國傳統木工技藝的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爸爸做的玩具,勾掛榫連接得很牢固,不會掉下來。
2. 初中生:我們班級的同學們就像勾掛榫一樣緊密團結,大家互相幫助。
3. 高中生:這個項目的各個環節都像勾掛榫一樣緊密相連,確保了項目的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