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頓腹之言(dùn fù zhī yán)
發音(Pronunciation):dùn fù zhī y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能夠讓人感到飽食的言論或言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頓腹之言源自《左傳·成公十二年》,意為能夠使人感到飽食的言語。用來形容言辭或言論十分豐盈、精彩,能夠讓人得到滿足和享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演講、文章、辯論等言辭精彩、內容豐富的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成公十二年》中記載了這個成語的故事。公元前605年,魯國宰相季孫遂在齊國參加盛宴,宴會上他以辯才高超的言辭,使得齊國宰相田和對他的認識有了很大改觀,田和感嘆道:“吾未嘗聞如此頓腹之言也。”從而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由“頓腹”和“之言”兩部分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真是頓腹之言,讓人聽后受益匪淺。
2. 這篇文章寫得真是頓腹之言,讓人讀后心滿意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頓腹”和“之言”,想象聽到一段言辭精彩的演講或讀到一篇內容豐富的文章后,感到飽食的滿足感。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言辭精彩的成語,如“繪聲繪色”、“口若懸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課講得真好,每次都是頓腹之言。
2. 初中生:他的演講真是頓腹之言,讓人聽后受益匪淺。
3. 高中生:這篇文章寫得真是頓腹之言,讓人讀后心滿意足。
4. 大學生:這場辯論真是頓腹之言,讓人感受到了思維的碰撞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