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壩
成語(Idiom):堤壩(dī bà)
發音(Pronunciation):dī b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承擔重任,起到維護穩定的作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堤壩原指用來防止水流泛濫的建筑物,后來引申為比喻能夠防止災害、維護穩定的人或事物。成語“堤壩”常用來形容能夠承擔重任,起到保護、穩定作用的人或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起到穩定、保護作用的情況,特別適用于表揚那些在困難時能夠挺身而出,承擔重任,保護他人利益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堤壩”的故事起源尚未有確切的記載,但它的意義來源于古代的水利工程。在古代,堤壩是用來防止河水泛濫的重要建筑物,它能夠保護農田和居民免受洪水的侵襲。因此,人們把能夠承擔重任,起到維護穩定作用的人或事物比喻為“堤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堤壩是一個名詞短語的結構,由兩個單獨的詞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中就像一座堤壩,保護著團隊的穩定和發展。
2. 這位警察是社區的一道堤壩,保護著居民的安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成語“堤壩”。想象一座堅固的堤壩,它能夠抵擋水流的沖擊,并保護沿岸的土地和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將這個形象與成語的含義聯系起來,可以幫助記憶和理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水利工程相關的成語,例如“水滴石穿”、“水到渠成”等,了解更多有關水利工程和水文化的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們班上的班長就像一座堤壩,總是保護我們安全。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是我們學校的一道堤壩,保護著我們的學習環境。
3. 高中生(16-18歲):父母就像一座堤壩,保護著我們成長的道路上不受困擾。
以上是關于成語“堤壩”的學習指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