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袒
基本解釋
古喪禮。謂居喪時三度袒露上體以示哀。《禮記·喪服小記》:“三日而五哭三袒。” 鄭玄 注:“三袒者,始至袒,與明日又明日之朝而三也。”
成語(Idiom):三袒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t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物形象或言行舉止毫不掩飾地展示出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袒是由“三”和“袒”兩個字組成的成語。“三”表示完全,毫無保留;“袒”表示裸露,沒有遮掩。三袒的意思是指一個人或事物毫不掩飾地展示出來,沒有任何保留或隱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三袒常用于描述一個人的性格或行為十分直率、坦誠,毫不掩飾自己的真實想法或本性。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事物或現象毫不掩飾地顯露出來,沒有任何掩飾或偽裝。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三袒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平準書》中。據說,戰國時期的齊國國君齊襄公有一次去參觀秦國。當時秦國的國君秦穆公非常喜歡齊襄公,想要接納他為秦國的兒婿。秦穆公安排了一場盛大的宴會,希望通過宴會來展示秦國的富饒和強大。然而,齊襄公并不喜歡虛偽的場面,他毫不掩飾地表示自己對秦國的不滿和不信任。他說:“我來到秦國,就是想看看秦國的真實面貌,而不是看到虛假的景象。”這就是“三袒”的典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袒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數詞“三”和動詞“袒”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性格直率,做事三袒,從不會掩飾自己的真實想法。
2. 這部電影以其真實的風格,三袒地展示了社會的黑暗面。
3. 她的演講非常坦誠,毫不掩飾地將自己的觀點三袒給大家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完全裸露地站在陽光下,毫不掩飾地展示自己的全貌,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直率、坦誠相關的成語,如“坦誠相待”、“直言不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笑容三袒地展示了他的快樂心情。
2. 初中生:在班級討論中,同學們可以三袒地表達自己的意見,不用擔心被別人嘲笑。
3. 高中生:課堂上,老師鼓勵學生們要敢于三袒地提問,不要害怕犯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