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慵
成語(Idiom):幽慵
發音(Pronunciation):yōu y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性格或行為懶散、安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幽慵是由“幽”和“慵”兩個字組成的,其中,“幽”指安靜、隱蔽,“慵”指懶散、不活躍。這個成語形容人的性格或行為懶散、安逸,缺乏積極性和進取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人的懶散、不積極的狀態。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在工作、學習或生活中缺乏動力和精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天運》中有一段話:“今者蠶食而蜩起,上下相推而鷙鳥舉;是以積年之怠慵,一旦之疏懈,所以致災害也。”這段話中的“怠慵”就是指人們的懶散和不努力。后來,人們將“怠慵”改為“幽慵”,成為了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只知道打游戲,真是幽慵不堪。
2. 這個學生上課總是神情恍惚,幽慵無比。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幽慵”與“懶散、不積極”這些含義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在安靜的環境中懶洋洋地躺著,不愿意動彈,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懶散、不積極相關的成語,例如“懶散”、“不思進取”等,加深對這類詞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弟弟每天都幽慵地躺在沙發上看電視。
2. 初中生:暑假里,我感覺自己變得有些幽慵,沒有了學習的動力。
3. 高中生:他整天只知道玩游戲,真是幽慵不堪。
4. 大學生:這個學期我有點幽慵,經常遲到上課。
5. 成年人:工作壓力大,有時候會感到幽慵,不想做任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