裈袴
成語(Idiom):裈袴(kūn kū)
發音(Pronunciation):kūn k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穿著裈褲和袴子,形容人的衣著樸素、質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裈袴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裈指裈褲,一種古代漢族男子穿的下身服裝,類似于長褲;袴指袴子,一種古代漢族男子穿的上身服裝,類似于長袍。裈袴形容人的衣著樸素、質樸,表示人的品格純樸、不矯揉造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裈袴多用于形容人的衣著樸素、質樸,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品德純樸。可以用于夸獎一個人不愛虛榮,不追求外表的華麗,注重內在素質和品格的發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韓非子·外儲說左下》中有這樣一個故事:齊國有個叫石田的人,他衣著樸素,穿著裈袴,但他卻是個非常聰明能干的人。有一次,石田被推薦給齊宣王,齊宣王見到他穿著樸素,以為他沒有什么才能,沒好好接待他。石田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只用了三天時間就解決了齊國的難題。這個故事形成了成語“裈袴”,用來形容人的衣著樸素而內心卻非常聰明能干。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裈袴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裈指裈褲,袴指袴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衣著樸素,但內心卻非常聰明能干,真是個裈袴之才。
2. 這個藝術家一直穿著裈袴,從不追求時尚潮流,他更注重內在創作的力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裈褲”和“袴子”,裈褲是下身的衣物,袴子是上身的衣物,兩者結合起來形成裈袴。同時,可以通過與“質樸”、“樸素”等詞進行聯想,將裈袴與樸素的品質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意義的成語,如“衣冠楚楚”、“衣衫襤褸”等,以擴大對形容衣著和品質的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雖然穿著裈袴,但他的成績一直非常好。
2. 初中生:這位老師平時穿著裈袴,給人一種樸素的感覺。
3. 高中生:她雖然衣著樸素,但內心卻非常有思想,是位裈袴之士。
4. 大學生:他的穿著雖然樸素,但他的才華卻是裈袴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