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搶
成語(Idiom):明搶
發音(Pronunciation):míng qi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公然搶奪,毫不掩飾的進行搶劫或掠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明搶是由“明”和“搶”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明”指的是公開、毫不掩飾,而“搶”表示搶奪、掠奪的行為。明搶一詞形象地描述了公然搶奪的情景,強調搶劫行為的公然性和無恥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明搶一詞通常用來形容某人或某個團體公然搶奪他人的財物、權益等,具有負面的含義。常見的使用場景包括描述強行霸占他人土地、搶奪他人財物、惡意侵犯他人權益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明搶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民間傳說。相傳,古代有一個土豪惡霸,經常公然搶奪百姓的財物。有一天,他又來搶奪一個貧苦人家的東西,但被一個義士發現并制止了。義士對土豪惡霸說:“你這是明搶,太過分了!”從此,人們就用“明搶”來形容公然搶奪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明搶了那家商店的貨物,一點也不顧及法律和道義。
2. 這些人明搶了農民的土地,導致他們無法種植糧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明搶”與“公然搶奪”進行聯想,明搶即公然搶奪的意思。可以通過反復閱讀、理解和運用例句來加深對該成語的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歷史故事、小說或新聞報道來了解更多關于公然搶奪的情景和背后的故事。同時,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暗地里做虧心事”、“偷天換日”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個壞人明搶了小明的零食,小明很生氣。
2. 初中生:這個團伙明搶了老人的養老金,太可惡了!
3. 高中生:政府官員明搶了百姓的土地,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