惇典
成語(Idiom):惇典(dūn diǎn)
發音(Pronunciation):dūn di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忠誠正直,為人正派,不貪污受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惇典是由“惇”和“典”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惇意為忠誠,典意為規范。惇典的基本含義是指一個人忠誠正直,為人正派,不貪污受賄。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做事光明磊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惇典常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工作、生活中表現出的忠誠正直的品德。可以用在夸獎一個人為官清廉,為人正派的場景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惇典的故事起源于《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故事中,衛將軍驃騎因為不貪污受賄,被人們稱為“惇典之將”。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惇典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由兩個單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以來都是個惇典之人,從不接受任何賄賂。
2. 這位官員的廉潔品行是大家公認的,可以說是惇典的代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用“惇典”兩個字的發音來記憶這個成語。將“惇”發音記為“頓”,將“典”發音記為“點”,想象一個人在吃飯時,頓頓飯都是正派的、正直的,不貪污受賄,即為惇典之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忠誠正直”、“廉潔奉公”等,來拓展對惇典這一品德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里的班長是個惇典之人,從不欺負同學,總是幫助大家。
2. 初中生:我希望將來成為一個惇典之人,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3. 高中生:在選舉中,我們應該投票給那些惇典的候選人,讓社會更加公正和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