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善文能武
發音(Pronunciation):shàn wén néng w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既善于文學,又善于武術,全面發展并具備多方面的才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善文能武是由“善”、“文”、“能”、“武”四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善”表示善于、擅長;“文”表示文學、學問;“能”表示有能力、有才干;“武”表示武術、武器。整個成語意味著一個人不僅在文學方面有才能,而且在武術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詣,是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具備多方面的才能,既有文化修養,又有實際能力。可以用來贊美那些全面發展、多才多藝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左傳》。《左傳》是一部記載春秋戰國時期歷史的重要史書,其中有一則關于孔子弟子子路的故事。據記載,子路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他既擅長文學又擅長武術,被譽為“善文能武”。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個故事中衍生出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善文能武是一個四字成語,結構簡單明了,由四個具有獨立意義的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不僅學習成績優秀,還會彈鋼琴、練武術,真是個善文能武的全才。
2. 這位演員不僅演技出眾,還會馬術和劍術,堪稱善文能武的藝術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手持一本書(文學)和一把劍(武術),同時展現出自己的才能和技藝,從而形成善文能武的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古代文化和武術的知識,可以進一步深入學習相關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了解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修養和武士的武技,以及中國古代文化中對于全面發展的重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哥哥不僅擅長畫畫,還會跆拳道,他是一個善文能武的大哥哥。
2. 初中生:我喜歡閱讀和寫作,同時也對柔道很感興趣,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善文能武的人。
3. 高中生:我不僅在學習上取得了好成績,還會打籃球和練習太極拳,我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善文能武的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