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哀
基本解釋
乞求哀憫、饒恕。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五:“﹝ 韓子 、 王子 、 劉子 ﹞備三牲,詣廟謝罪乞哀。”《三國演義》第十五回:“乞哀 呂布 無人救,駡賊 張遼 反得生。” 章炳麟 《商鞅》:“庸渠若 弘 湯 之徒,專乞哀于人主,藉其苛細行佞媚之術者乎?”
成語(Idiom):乞哀
發音(Pronunciation):qǐ ā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故意示弱或示弱以求得同情或利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乞哀一詞由“乞”和“哀”兩個字組成。乞意為乞求、請求,哀意為悲傷、痛苦。乞哀形容人故意表現出悲傷或痛苦的樣子,以引起他人的同情或獲得某種利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乞哀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某些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故意表現出悲傷或痛苦的樣子,以引起他人的同情或得到別人的幫助。可以用于描述一些虛偽、做作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乞哀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僖公十一年》。當時,晉國的公子重耳被逐出家門,流亡他國。在流亡期間,他為了生活,常常在路邊乞討。有一天,他看到有人路過,就故意摔倒在地,裝出痛苦的樣子,希望能引起過路人的同情并得到一些施舍。然而,過路人卻沒有理會他。公子重耳感到非常失望和憤怒,于是寫了一篇詩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其中有一句“乞哀于鄰,得飲于濮”。后來,人們就把他裝病乞求同情的行為稱為“乞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乞哀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乞”是動詞,“哀”是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明明沒受傷,卻裝病乞哀,真是太虛偽了。
2. 這個人總是乞哀乞憐地向別人要錢,真是讓人厭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乞”字相似的“求”字進行聯想記憶。同時,可以將“乞哀”與虛偽的行為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人故意摔倒裝病乞求同情的情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乞哀”相關的成語,如“乞人不如乞己”、“乞漿得酒”等。同時,可以學習其他與虛偽行為相關的成語,如“假仁假義”、“虛偽不真實”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裝病乞哀,希望老師給他更多的寬容。
2. 初中生:她乞哀乞憐地向同學借錢,真是讓人無法相信她的誠實。
3. 高中生:他總是乞哀乞憐地哭訴自己的困境,但實際上卻不思努力改變自己的處境。